不定項選擇題
1、( ACD )
解析:B、E選項都是正確的,但不能作為正確答案入選。因為A、E回答的是物質資料生產的內涵,而題目問的是為什么要把物質資料生產作為研究的出發點。
2、勞動過程必須具備的簡單要素是( BCD )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生產力的三要素,即B、C、D。其中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統稱為生產資料。
3、( ABDE )
解析: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了社會的經濟基礎,研究生產關系,無須聯系經濟基礎,因為這樣講,等于說,研究生產關系要聯系生產關系,無異于同義語反復,沒有任何意義。因此,研究政治經濟學,只要聯系生產力和上層建筑即可。選項C是錯誤的。
4、( BCD )
解析: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它們并不是互相決定的關系。A是錯誤選項;社會形態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總和,而不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總和。選項E是錯誤的。
5、( ABCE )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區別,掌握即可。
6、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必然發生的關系是( AD )
解析:人類在生產中要同自然界發生聯系,生產力就是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時在生產中還要發生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即生產關系。
7、發展先進生產力是( ABCDE )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三個代表中的先進生產力問題,此知識點需要熟練掌握。
8、關于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BCDE )
E、 同一種經濟制度的不同發展階段可以采取不同的經濟體制
解析:生產關系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經濟制度,一是經濟體制,本題考核的是兩者的聯系,此為重要知識點,考試容易以選擇題和辨析題的形式考核。
9、直接以交換為目的的商品經濟形式包括( CD )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商品經濟的概念。識記即可。
10、分析資本主義經濟關系必須從分析商品開始,是因為( BCDE )
E、研究勞動價值理論離不開對商品的分析
解析:商品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就出現了,并不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物,選項A錯誤。
11、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區別在于( ACD )
解析:勞動的二重性是指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具體勞動在質上是不同的。鉗工和紡織工的勞動顯然不同。故B選項錯誤。具體勞動因為在質上不同,在量上自然無法比較。而抽象勞動因為是抽除了所有勞動的具體形式,就是指人類勞動的結晶和凝結,所以抽象勞動在量上是可以比較的。選項E是錯誤的。
12、處于等價形式中的商品的特點有( ABE )
解析:在簡單的價值形式A商品=B商品的交換中,B商品處于等價形式狀態,它的使用價值成為羊的價值的表現;它的具體勞動成為A商品的抽象勞動的表現形態;它的私人勞動性質表現為A商品的社會勞動(被社會承認)的表現形態。
13、貨幣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是( ABDE )
解析:貨幣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只需要觀念的貨幣即可。C選項錯誤。
14、從對價值形式發展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ABDE )
解析:貨幣是在長期交換中產生的,是經濟發展的結果,而絕非共同協商的產物。
15、紙幣作為一國規定的價值符號,可以( CE )
解析:現在只有少數貨幣如美圓、日圓、歐元等可以在世界各國流通,、起到世界貨幣的作用,絕大部分貨幣還僅限于貨幣發行國或地區使用,貨幣的數量要受到貨幣流通規律的制約,如果違反規律則容易引發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貨幣作為貯藏手段是指嚴格意義上的貨幣如黃金、白銀。紙幣本身沒有價值,不能作為貯藏手段。
16、由于供求關系的變化,價格與價值不一致,這說明( DE )
解析: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只要有商品存在,它就發揮作用。A是錯誤的。商品的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而非供求關系決定。供求關系的作用是“影響”價格。但供求關系的變化不能改變價值規律。
17、簡單商品流通和資本流通公式的共同點在于( AB )
解析:簡單商品流通公式是W—G—W。資本流通公式是G—W—G’。由公式可以看出,前者以G為媒介,后者以商品為媒介。只有資本流通公式才可以增值。所以選項C、D、E是錯誤的。
18、絕對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生產和超額剩余價值生產的關系是( BD )
解析:絕對剩余價值是通過延長延長剩余勞動時間而取得的,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也是通過延長剩余勞動勞動時間而取得的,雖然延長的具體措施不同,但都是延長時間,從這個意義上說,絕對剩余價值生產是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出發點,B是正確的。超額剩余價值生產是單個企業通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對延長剩余勞動時間而實現的,所以說是變相的相對剩余價值生產。
19、在物價變動時,名義工資和實際工資的差別可表現在( ABCDE )
解析:名義工資是指資本家支付給工人工資的貨幣額,也稱貨幣工資。實際工資是指工人用貨幣工資實際能夠買到的生活資料和各種服務的數量。由于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名義工資和實際工資往往發生背離。名義工資的表面上漲,并非意味著實際工資的上漲,因此,只有實際工資才能真實反映工人勞動力價值的大小,反映工人的實際生活水平。
20、內涵式擴大再生產實現的途徑是( CDE )
解析:選項A、B是外延式擴大再生產的特征。
21、資本積累規模的影響因素有( ABCDE )
解析:積累基金的比例越高,則資本積累規模越大。加強對勞動力的剝削可獲得更多的剩余價值,從而為資本積累提供更多的源泉。勞動生產率水平高,可以創造出更多的財富。所用資本和所費用資本之間的差額越大,則實際發揮作用的資本數額越大。預付資本總額越大,在利潤率不變的情況下,所得利潤額越多。全部選項都是正確的。
22、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直接后果是( CDE )
解析:A、B是有機構成提高的前提條件,而非結果。
23、以下關于成本價格的論述正確的有( BCDE )
E、商品價值中相當于C+V的部分
解析:商品價值中包含m,而成本只是指C+V這兩部分,所以A選項是錯誤的。
24、馬克思關于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理論的基本內容包括( ABDE )
解析:當剩余價值表現為全部預付資本產物的時候,就取得了利潤的表現形式。C選項中剩余價值是不變資本的產物的說法是錯誤的,故C選項不選。
25、平均利潤的形成使等量資本得到等量利潤,那么( BDE )
解析:因利潤在社會范圍內的平均化,有些部門得到的利潤會高于本部門創造的剩余價值,有些部門得到的利潤會低于本部門創造的剩余價值。故A選項是錯誤的。有機構成高的部門因勞動生產率較高,生產單位產品耗費的時間少,價值量較低,但在銷售時,是根據社會的平均生產價格來出售的,可以多獲得一部分利潤,即剩余價值。故B為正確選項。
26、生產價格形成后( AC )
解析:同上題。
27、生產價格理論沒有違反勞動價值論,這是因為( BCDE )
解析:商品的生產價格形成后,一般情況下生產價格和商品價值因利潤的平均化是不等的,所以A是錯誤選項。
28、商品資本和商業資本的區別是( ADE )
解析:商業資本是商品資本的獨立化形態,是從產業資本中分離出來的。并非在產業資本出現之前就存在,B是錯誤的。商品資本的目的才是為了轉化為貨幣資本,而商業資本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商業利潤,C選項恰恰顛倒了兩者的位置。
29、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有( ABCDE )
解析:全部選項都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其實質都是工人創造的財富。
30、級差地租和絕對地租的共同點和區別是( ABCDE )
解析:本題比較重要,是考試的重點內容,多加關注。
31、壟斷是( ABCDE )
解析:這是列寧對壟斷資本主義特征做的概括。
32、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通過國家干預和調節經濟的具體形式有( ABCD )
解析:資本主義國家的階級實質是維護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并無利用國有制經濟逐步取代私有制經濟的計劃,故E選項是錯誤的。
33、資本全球化的原因是( ABCE )
解析:發展援助問題是南北關系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發達國家在20世紀60年代曾作出承諾,把國民生產總值的0.7%作為對發展中國家的官方發展援助,其中0.15%用于最不發達國家的發展援助。但現實是,幾十年來,援助不僅沒有增加,反而不斷減少,特別表現在20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后,援助的比例只占到發達國家國民生產總值的0.24%,與他們的承諾相差甚遠。至今只有像丹麥、挪威等個別國家履行了承諾。故選項D是錯誤的。
34、利潤和剩余價值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CD )
解析:利潤和剩余價值在數量上是完全相等的。來源都是根本源于工人的活勞動。但利潤率和剩余價值率是不同的,利潤率總是絕對小于剩余價值率。
35、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存在深層次的矛盾,主要表現為( ABCDE )
解析:此題探討的是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的深層次矛盾,容易以分析題的方式考核。
36、資本家提高利潤率的途徑是( ABCD )
A、提高勞動強度 B、延長工人勞動時間
C、提高勞動生產率 D、降低工人的工資 E、增加預付資本數量
解析:當剝削程度不變的情況下,增加預付資本數量只能獲得更多的利潤額,賺更多的錢,但利潤率不會因此而提高。
37、深化創造價值的勞動的研究和認識具體體現在( BD )
解析:創造價值的勞動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直接生產的工人,價值的創造是“總體工人”勞動的結果。例如建筑師雖然不是直接生產的工人,但建設而成的房屋的價值中也有他的智慧和勞動的結晶,他也是房屋的價值的創造者,也是“總體工人”的范疇。A選項是錯誤的。創造價值的勞動現在已經不局限于物質生產領域,在精神領域的勞動也創造價值。故C是錯誤的。勞動仍然是價值的唯一源泉。這是永恒的真理。其他生產要素雖然參與價值的創造過程,但不是價值的源泉。E選項是錯誤的。
38、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影響利潤的主要因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CD )
解析:資本有機構成高,意味著預付資本中C(不變資本)的比重越大,故而利潤率越低。當然,這里所說的只是一般趨勢,不排除個別企業通過技術壟斷等方式獲得高利潤率。
39、“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睂@句話的正確理解是( DE )
解析:A是正確的,但與題干不符合,故不能做為正確答案入選。使用價值的源泉有兩個,一是具體勞動,一是土地等生產要素。
40、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特點是( ACDE )
解析:勞動力的價值是不會發生轉移的,只能在勞動中不斷創造出來。B是錯誤的。
41、馬克思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科學的偉大發現是( BD )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馬克思一生的兩個偉大發現。掌握即可。
42、提高資本周轉速度給資本所有者帶來的好處有( ABCE )
解析:加速資本周轉,必然在購買、生產、銷售三個環節上爭取縮短時間,為了生產更多的產品,資本家往往讓工人加班加點生產,這時候帶來的必然是固定資本的有形損耗(物質損耗)增加,故D是錯誤選項。
43、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形式有( ABC )
解析:國家工作人員擁有國家授予的權力,如果投資于企業,則容易利用權力破壞市場經濟法則,形成不公平競爭。故D是錯誤的。各國私人壟斷資本在國際范圍內的結合雖然存在,但不符合題目要求。故E是錯誤選項。
44、生產關系是( ABCE )
解析:選項D是生產力的內涵,而非生產關系,社會生產方式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因此,選項E是正確答案。
45、經濟規律的特點是( ABC )
解析:任何階級都可以利用經濟規律,同時,有些經濟規律在任何社會形態都會發生作用,例如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作用規律,在任何社會形態下都會發生作用。選項D和E是錯誤答案。
46、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 ABDE )
解析: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研究價值創造的理論,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才是研究價值分配的理論。故C是錯誤選項。
47、同一勞動在同一勞動時間內勞動生產率提高會使( ACD )
解析:勞動生產率提高意味著商品數量的增加,使用價值總量當然會增加,A是正確的。雖然商品數量增加了,但商品的價值總量是不變的,因為價值是以時間作為計算依據的,在一定時間內,創造的價值總量是不變的,例如一小時內生產一雙鞋,和一小時內生產兩雙鞋,其價值總量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是不同的,勞動生產率高的企業,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低。
48、資本家努力提高資本有機構成的原因是( BCD )
解析:選項A是有機構成提高的結果,而非原因。個別企業提高有機構成并不能產生壟斷利潤,只有當這個企業處于壟斷地位時,才能產生壟斷利潤。
49、( ACE )
解析:價值規律就是通過價格機制、競爭機制、供求機制的相互作用來表現的。其中價格機制是核心。但價格和價值的不一致并沒有違反價值規律,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在商品經濟發展的不同時期會有所變化。盡管價格經常波動,但總是以價值為基礎,從一個較長時期或從全社會來看,價格高于或低于價值的部分會相互抵消,商品的價格總額和價值總額仍然相等。因此,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作用的一種形式。
50、( ABDE )
解析:第三產業的某些行業的勞動同樣創造價值。故C是錯誤的。
上一條:政治經濟學隨堂練六答案 | 下一條: 政治經濟學隨堂練四答案 |